问:现在福传已是神长教友的共识,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杨:福传由教友去做,是必然的趋势,因为我们的教会是天主子民的教会,不能光靠神父、主教去传教,每一个领洗的基督徒,都有一种使命,去传福音。
我一直坚信网络是一个可行的福传通道,并且自己也在不断的努力着。
原来神父们在堂区工作,差不多都是单力车,工作中难免顾此失彼,堂区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本堂神父一个人来承担负责,这样就影响了一些牧灵和福传工作。
(《通谕》24节)教会在今天的福传真谛也就在这里,就是教会要以爱德的团体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归化力,就是要体现教会内部的互爱互助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爱去说话,让爱去作见证。
神父,通过我的福传,一位老太太入了咱们天主教了。噢!那好,分享一下你传教的经过吧。
1985年恢复的修女院,也为上海教区和外地多个教区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修女,她们在各自的服务岗位上,为教会的福传事业兢兢业业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在着重培养人才之余,金主教深知书籍对教会福传的重要性。
后来数个国家(奥地利、韩国、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以及新加坡)的个人、组织、教区和主教团,包括圣座福传基金会,给予捐助,让中国神长教友感恩铭记。
卡尔洛•克雷斯皮•克罗齐神父是位慈幼会神父,1891年在意大利北部的莱尼亚诺诞生,他在完成学业并且晋升神父后,于1923年被派往厄瓜多尔的昆卡……,59年在那里推展福传、培育、促进人性和基督信仰工作。
堂区成立了福传小组,幕道班,唱经班,圣经学习班,宣传组,以“主内情缘”命名的婚介服务组,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发布了宣传信仰的文章,照片和教会音乐。所有的班组,都按规定的时间组织活动,专人负责。
杨慧教友说:一开始我对这种分享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但是通过大家的分享之后,消除了疑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我以前对教会没有家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就一个看客,听了大家的分享,我对教会有了家的意识,我很喜欢这样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