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婴儿不是一般的婴儿,他的诞生改变了整个世界。正如路加福音,天使报告给牧人说: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2:11)早在创世之初,天父就预许了(创3:15)。
鲁卡司修士介绍说这座圣堂是二战结束后,由德国50名青年与法国50名青年(二战中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在泰泽修士的带领下一起盖起的,表达世界青年对和平的渴望与贡献,所以圣堂取名为“修和堂”。
它是天主圣爱,这份爱能改变生命、更新历史、驱散邪恶,注入和平与喜乐。今晚,天主的圣爱向我们显示出来:祂就是耶稣。在耶稣身上,至高者化为幼小者,让我们得以爱祂。在耶稣身上,天主化为圣婴,让我们能拥抱祂。
在前天介绍捷克籍当代神学家哈里克神父对“……战争后的宗教角色所做的展望”一文中,提到教会在教宗推动下的革新时我这样说:“我们在基层教会团体中的神职人员、修会会士和平信徒们,愿意为推动和建设‘结伴同行’的教会做些什么吗
天主愿借着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建立和平,并使万有,无论天上地下,都因着他,与天主重归于好”。(哥1:12-20) 有资格进入基督王国,是一种福份。
我们祈求天主的圣名在万民中受尊崇,祂的国度——即正义、和平与爱的国度——能临在于我们心中,临在于世界。“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这反映了我们对天主日常照顾的信赖。
“法国和整个世界都因弥撒中倾注的爱而得救,弥撒是通过最后的晚餐来到我们身边的。
耶稣将会审判,是的,在世界未日时耶稣要审判,但同时,祂要为我们说请,为我们辩护……。教宗说,判断人的人是效仿这个世界的君王的人。
十字架成为基督救赎的符号,也成为教会临在这个世界的符号。在历史上,基督的十字架曾经历过很多劫难。相传:公元320年9月14日,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伦娜在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上,主持找寻到基督的十字架。
教宗指出,为了公义的缘由,刚刚结束的世界主教会议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教宗强调,公义是为了诉讼案件得到公正的裁决,为那些等候的人主持公道。教宗惊叹道:许多人长年累月地在等待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