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向上主歌唱,赞美他的圣名,一日复一日地,宣扬他的救恩。请在列邦中,传述他的光荣,请在万民中,宣扬他的奇功。因为上主伟大,应受赞美,惟他超越众神,可敬可畏……连载二
圣经故事之所以极为深远地影响着历史,这是因为它们是众人的故事,叙述了人们如何努力认识自己,认识天主,并获得救恩。在此意义上,圣经故事是所有人的故事,所以它们始终新鲜如初。
这棵树一方面象征了人类的身下沉沦,但一方面也象征了天主所赋予的救恩。而圣子的头顶上是一座缺了门的建筑,这座建筑就是教会的写照。
这个动词让我们思索历史进程,从亚巴郎开始的那段救恩史上漫长的旅程。有一天上主召叫我们的这位信德之父启程上路,离开自己的故乡,前往祂所指示的土地。从那时起,我们信徒的身份就是走向福地的人的身份。
我认为,最简单也最真实的解读,乃是集中力量宣讲天主的爱、祂的仁慈、祂关怀众人、祂愿意所有受造物获得益处和救恩。人们听懂了教宗说的话,他们能听懂也是因为教宗说话时伴随着有效的举止和朴实的言语。
正是:豆蔻年华主恩殊,克勤克俭肌肤苦。省吃省用建主殿,艰辛修德志坚固。赤心事主终无悔,紧依圣母来扶助。虔诚虔意全灵献,好榜好样值得树。(全文完)
余下的日子只有报效主恩,决不会走回头路了!”笔者后记:当杨兰教友再三嘱付我,将她的事例刊载到《信德》上时,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个皈信基督者的殷切心情。这是一位重症病人死里逃生的生命感悟!
他所救赎的我们每一个(包括历代一切蒙了救恩的人),在他的大计划中居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既是天主整个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他执行计划时的一群同工、助手(格前四1、三9)。
他白白地给予我们永久的幸福和平安,为此我们称天主的工程为救恩。如果人的行为可以使自己得到永生,还有什么“恩宠”可言呢?亲爱的主耶稣:罪恶借着诫命乘机诱惑了我,也借着诫命杀害了我们。
3米多高的十字架苦像位于教堂正壁,向我们显示基督救恩的恢宏无私;祭台右侧塑有若瑟抱耶稣圣婴,小圣婴在向我们招手,欢迎之意不言而喻;若瑟手中还握有一束鲜花,表示圣若瑟的纯真与贞洁,亦证明这座教堂的主保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