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教宗坚持强调的‘心灵革新’极其重要:引导这项改革的不是以职务为准则,而是真正回到天主跟前和真实地反映教会的真正性质。
非常明显,教会所提倡的好多道德准则和世俗的观点往往是格格不入的,但作为耶稣的门徒和十字架博爱精神的追随者,我们势必要扬弃世俗的智慧与观念,竭力战胜种种诱惑,在追名逐利、日益痴迷的世界舞台上,活出基督超凡脱俗
伯多禄的请求和我们在得到天主安慰时的渴望相似,但是,基督显圣容这件事提醒我们,天主所播下的喜乐并非世人生命中的最终目标,而是他赏赐人类尘世旅途中的光明,因为只有耶稣是我们的法律,他的圣言是带领我们生存的准则
因此我就将‘要吃饭,就流汗’这一句圣经作为生活准则,认真贯彻执行。”听了让人又气又笑,不得不用针锋相对的语言来刺激他:“如果圣经的内容能被这一句概括,那又何必要那么厚的一本呢?”
为此,教宗表示,对话和初传乃是更新神学研究、敦促教会福传的两大「准则」。教宗阐明,对话是「分辨和宣讲的方法」,能与人的各种需求建立关系。
决定性的准则在于修会是否允许增进内心自由。我们必须进行监督,使修会团体不产生“复制品”,而允许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理解信仰的不同方式。
2.用圣神的果实:仁爱、喜乐、平安、忍耐、容忍、良善、厚道、温和、忠信、端庄、节制和贞洁做为自己的为人准则。
“今天,若我们聆听圣神,我们就不会专注于保守者或进步者、守旧者或革新者、右派或左派:若准则只是这些,那就意味着在教会内忘记了圣神。护慰者圣神促进异中求同、和睦与和谐。
简而言之,它呼吁要落实宗教的道德准则,以培养真正的手足情谊,不留空间给基于宗教、教派、种族、性别或其它任何形式的不宽容的歧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各宗教共同提倡和尊奉的道德准则。各宗教的教理教义均倡导崇俭戒奢,佛经说“节俭用财物,彼得出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