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乐于与我们同居共处的天主圣言,已被世上的不同民族接纳,并以其取之不尽的富饶,[6]启迪他们去追求更高尚的事物,譬如对天主的渴求、每个人生命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同一个人类大家庭中的差异给予尊重、
(同上,第17页)于是,信仰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暂时的、变化中的与永恒的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使我们与作为人的天主相遇,与作为暂时的永恒接触,天主成为我们当中的一员。
其他详情见下:引言:从关注高龄神长到英年早逝的神长2002年9月因来自辽宁、上海和北京的三位90高龄神长的先后去世,促使我们开始关注1949年10月1日前出生的神长群体的健康状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高龄神长的相继离世标志着中国教会一个时代的结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越来越欣赏朋友间的那种的纯净和坦荡,就象蓝天,睛空万里;就象大海,宽厚博大!常言道:山不在高,有树则名;水不在深,清澈则明;朋友间不在多,心诚则行。
主既是他的挚爱,主的荣耀便是他的喜乐。确实,枢机用这句机智语,为教友的「信、望、爱」给予很好的注脚。他亲切地告诉身边的人,生活精采之处就是融和牺牲与享受。
(咏98:4-8)请听:合唱《我等齐来欢欣崇拜》(《天籁之声》P9,以下简称《天》)2.朗诵: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他手的化工(咏19:2),天主是创世造人的唯一真神,是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的上主
当33位优秀作者、通讯员捧着荣誉证书走下讲台时,我的心里空落落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那种委屈无人知晓。“为什么没有我的荣誉证书呢?”
参加了信德年开幕式的教长们包括目前参与新福传主教会议的主教们,所有世界主教会议的主席们,还有当年参与了梵二大公会议的14位教长们,尽管他们的年龄已高,但仍设法安排他们参与罗马信德年开幕式。
导演采用张翎小说《余震》的故事原型,将表现唐山大地震的切口浓缩到一个普通家庭,通过表现主人公李元妮一家长达32年的情感救赎过程,通过他们各自经历的高考、恋爱、下岗、南下打工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唐山和中国社会的变迁
又过了十年,一八八八年,才在圣堂正面两侧又加建两座高九十九公尺的钟塔。这座美国有名的圣堂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美,有彩色的古典玻璃窗,有许多白大理石雕刻,还有一部有七千支不同尺寸琴管的管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