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九九四年是国际家庭年,在那一年年底,我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祈祷,让全人类能愈来愈成为天主的大家庭,生活在和谐与平安之中。
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
丙亥年正月初六草于病榻保定天主堂张有聚(若瑟)
今年是福传年,开放日也是福传日,徐家汇教堂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家都不想放弃任何一点时间,午饭时间大家轮流去吃饭,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可以进来看看,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
教宗博尼法爵九世曾在一三九九年为这个朝圣地颁布全大赦。一九零七年这座圣堂被封为小圣殿,一九零八年罗马教宗为圣殿内的圣母像献上皇冠。
为此,他花了十余年时间(1746-1759年),充分施展了他在水力学和水力机械方面的才能。整个水系景观显示了他的艺术天才:变幻的形态,布局的情趣,与西洋楼等建筑的和谐配合,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他在信中说“父母年届耄耋,身体尚称健康,多蒙天主恩佑,还有你们儿女的孝爱敬重,吾甚感欣慰。”这不是客气话更不是套话,是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的父亲对晚年生活的有感而发。
看见几名妇女落泪,一名年约30岁的男子向天亚社说,母亲收到他献上的一枝花,比起他早前给她一百万盾(六十美元)时还要高兴。他指出,过去一直以为母亲需要金钱,甚于简单表达爱意的小心意。
当晚参与共同聆赏的贵宾有天主教澳门教区⾸牧暨澳门天主教⽂化协会主席李斌⽣主教、澳门特别⾏政区政府⽂化局澳门演艺学院代院长陈理理、澳门教育及⻘年发展局学校督导协调员冯若梅以及各界的⼀众嘉宾。
教宗方济各在禧年艺术家庆典的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