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类NGO:宗教社会服务的新模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博士一、宗教社会服务在中国的现状宗教组织已经成为社会捐赠的重要渠道之一,宗教组织在社会服务,尤其是救灾领域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萧县教友以实际行动,以满满的爱心,诠释了中国基督徒的“爱主爱人”的本色。
通过这次抗疫工作,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在社会公益服务方面将走上更高的台阶,为国家、为人类社会更多的贡献。
近年来该耶稣会大学与中国政界和学界有过友好互访及交往。众所周知,欧多诺神父与拜登是相识多年的好友。欧神父出任乔治敦大学校长期间,曾邀请当时的参议员拜登教友到学校分享他的信仰。
他希望陕西修院健康发展,为中国教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建树教会的未来。
对于圣周四主的晚餐礼仪,除了神学性和教会学的意义之外,还有耶稣留给我们基督徒的爱德服务及爱德诫命,这尤其值得今日我们中国所有基督徒予以重视、反省和践行。
在当今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转型期中,中国的天主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感谢天主在六十年前,让我看到那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传教先烈们的嘉言懿行,使年轻的我有学习的榜样;感谢天主在六十年前引领我加入了圣言会,在这个充满温馨和鼓励的大家庭里,体验深重的灵修精神与生活,能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当今时代,中国教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信仰自由政策好,教友可无忧无虑地参加信仰活动;可大张旗鼓地搞福传活动;物欲膨胀的人们饥渴的灵魂迫切需要精神食粮的喂养……。社会大环境对教会发展十分有利。
那么,交融在飞速发展社会中的中国天主教会,应怎样与时俱进?在3月10日《信德》中刊出的张丽丽的“搞好堂区建设应与时俱进”一文中已分析阐述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