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旗帜(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写给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的一封信函中,提出他对欧洲的四个梦想。在这些梦想背后,有一个实质的信念在支撑它们,即:如果丢失了欧盟创始的支柱,真正的欧洲就不复存在。
《荒野中的基督》1872年圣经记载了耶稣从诞生到死亡,再到复活,在其一生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性?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人性?试着说说我自己的一点感悟。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作一反思和对照。
坎塔拉梅萨神父为教宗和教宗府人员讲的将临期第一篇讲道中指疯狂的忙碌是当代的新异端。避免疯狂的忙碌这一当代异端的危险,注重祈祷、与耶稣圣言建立活跃的关系,把这些事作为当务之急。
如果非要说她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许有两点: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是十几个惨遭遗弃的残疾孩子的“母亲”。谈起收养残疾孩子的经历,任美玉很腼腆地搓了搓手:“其实也没啥好说的,那也是一条条生命啊。
教宗告诫说:为守护历史的记忆,你们要合作与协同,怀着创造力和想象力着眼未来,以全球化视角看待当前挑战,以共同的方式应对挑战,并寻找新的道路。你们首先要重视你们工作和学习的地方,也就是罗马城和罗马教会。
由此推论,我们的失败大都是因为缺乏信德而造成的,我们往往会埋怨人情冷漠、处境险恶、诱惑太大、困难太多,但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信德还非常薄弱、非常欠缺,所以也就很难获得移山倒海的效果。
教宗对巴西新任大使谈话的重点是「健康的政教分离」,和学校的宗教教学上问题。教宗谈及2007年在巴西难忘的牧灵之旅,并感谢巴西民事当局对下届世界青年日的支持。
我和妻子常常教育孩子,不管情况多么惨淡无望,它始终是暂时的。所有困难的最终过去都证明了这一点,甚至那些由于恃强欺弱的行为而导致的问题。恃强欺弱是一个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EWTN/信德网讯)一位7岁的意大利女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周的星期三在圣伯多禄广场教宗例行的公开召见中,她得到一个机会,给她的朋友——教宗本笃十六世一个拥抱。
并不是说克己、守斋、补赎等是多余的事,而是说这一切都不是四旬期的重点,也不是四旬期的目的。简单来说,整个四旬期的精神在于皈依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