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罗马期间,帕罗林神父寄居和平路上的特乌唐尼可学院(CollegioTeutonico),好学不倦与彬彬有礼的表现受到青睐,被推荐到圣座服务。他欣然从命。
那里如有和平之子,你们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则仍归于你们。你们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因为工人自当有他的工资;你们不可从这一家挪到那一家。
“和谐”将成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跨宗教词,可能给持有完全不同世界观的人群和团体以及民族带来持续性的和平。
[page]三、一个宽恕为怀的人——菲国人“爱与和平”的捍卫者面对强大的劲敌和反动势力,她没有用同样的手段进行“以牙还牙”的政治报复,将对方以致于死地,而是用比“仇恨、枪炮”更有力的武器——爱和宽恕,化解怨恨和流血事件的发生
我们的正义之梦、和平之梦、精诚团结之梦,都可以让我们的青年得以拥有崭新的视野;如此,我们便可以一同打造未来。你必须作见证,让人知道在艰困的考验中,还是可以有焕然一新的事物。
大量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信仰能使一个社会团体达到和平与安宁,能使一个人具有慈悲和爱的精神。正如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尔斯曾说,信仰是人类历史的大纲。
1978年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共产政府对天主教持更开放及容忍的态度,1980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安排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第三次会议,做出以下决定: 「为了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适应中国圣教会的需要
在他对国家、教会、世界的历史性服务中,他是为人权与和平事业,及关爱穷人的一位坚定不移的领跑者。但最受他影响的,或许还是他所教育、劝告,并成为他朋友的历届圣母大学的学生们。
(若6:27)最终,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派遣来的。(29)信从父派遣来的那一位,作为对群众的解惑,也是主希望透过福音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份永恒邀请。
有些决定涉及个人、家庭和事业,有些却有关我们人生的基本抉择:我们面对这些抉择往往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