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旬期内,我们预备再次经历逾越奥迹,此奥迹在我们整个生命中射下了希望之光,即使是它最令人费解、最痛苦的层面亦然。圣周的三日庆典礼仪,会再次把这救恩奥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当司铎一旦成功,心态是会随你的成绩一起发生改变的。身为独身者的成功司铎,对异性来说无疑有一种吸引力。
我们需要慈悲,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多人的家庭在遭受着疾病、失业、离婚、个人的不幸,甚至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可以听到各种惊骇之事:暴力、压迫、赤贫、偏见和虐待凌辱的故事。
近日,在美国纽约为华人教友服务的遣使会士蔺若瑟神父,应邀介绍了当地新冠疫情,与读者朋友分享了疫情期间的信仰、生活情况。
一个从小生长在大都市,曾留学国外,不到30岁的年轻神父竟然走进了偏远贫困的山区,家家户户,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的牧灵足迹,用自己的青春描绘着修道蓝图,实践着主交托给的使命。
有一段时间,有人因为“传教”会被人误会,也因为“教会”内的成员也是罪人,也有不堪的历史,常常不愿意用“传教”一词,而喜欢用比较超越的“福传”一词。所以,我们也称“传教节”为“福传节”。
如果本堂司铎很热心,有每日诵念玫瑰经的习惯,教友们会效法他的善表,格外热心恭敬圣母。
正如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他感到自己处在上天与下地,此世与彼世,神圣与世俗的交汇点上,处在与理性逻辑相对的信仰之岸———在这一崇高的界域里,那些尚无精神准备,循着偶然事件而来的人,无疑会感到晕眩。
训道篇中说:人类的幸福,只有此生欢乐享受,享受自己一切的劳动所得,也是天主的恩赐。(训3:12)圣保禄宗徒在斐理伯中谆谆教导我们:你们在主内应当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
刚从巴西访问回来的教宗本笃十六世,抵达罗马后,便立刻就近前往冈道尔夫堡夏宫小住几天,预定十八日下午返回梵蒂冈。十六日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将暂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