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下)
2018-01-15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袁引修女(二排左四)、朱兆娟修女(左五)、邢台张禄神父(右五)及时任院长冯兰双修女(右四)与初愿修女、初学和望会生在一起。

百岁母亲的故事
2011-10-24

记得前年5月,母亲病危,我赶回江西赣州去看她,她竟奇迹般地出院回家了,哥哥用轮椅推她上教堂过圣神降临瞻礼,还领了圣体。她闭目养神时突然睁开眼睛对我说:天主要收我的灵魂了,你有什么意见?我难舍,无语。

写在母亲葬礼上的话
2013-01-15

如此的劳动强度,您的身体怎么能承受的了啊!您一生没有受什么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您以体力劳动为主,留在我印象中的总是您勤劳的背影。您一生都很勤劳,和爷爷一起以善良和勤俭持家。

“我们都想为家乡同胞做点事”
2015-12-04

身居异国他乡的教友同胞们也是一样,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心始终与两岸三地的祖国相牵相连,即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土,这份浓浓的乡情,这份主内的爱,也让他们想方设法为祖国教会同胞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监护室的48小时
2015-01-04

禄说:我生活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生活原是基督,那么我受苦,不是我受苦,而是基督和我一起受苦。耶稣偕同我,我还有什么怨愤呢?

我心中的强若石神父
2015-03-11

无论是给病人行傅油圣事、殡葬教友、过周年抑或会口过主瞻礼,他都会随请随到。一次,我的一位离县城较远的亲戚,一心想请神父给老人过周年,因为老人去世时没有神父送葬成了他的心病。

用什么去影响人生
2015-07-27

再讲一个关于圣教宗若望·禄二世的故事。

掩护钱学森回国的人——魏蒋华教友
2015-08-31

蒋复璁的孙子蒋学鸣,曾在南京大学任教,古文专家,也是教友,为了纪念若望·禄二世取圣名若望·禄。

由两位方济各的言行芳踪所想到的
2011-06-16

福传主圣方济各·沙勿略曾奉命到印度传教,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人过同样的生活,吃的食物完全与穷人相同,只是清水和粗米,夜间睡在地上。天主曾厚赐他丰富的神慰神乐,以酬报他的艰苦辛劳。

圣座成立“个人主教辖区”欢迎英国圣公会信徒
2011-09-20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圣公会的牧师们又开始为回归梵蒂冈教廷奔波努力,至前教宗若望·禄二世就任后,终于同意接纳他们回归,而且不论未婚或者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