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去和他攀谈起来,他笑容可掬地同我们分享他的生活。在他受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面对日后的生活,一直寻找机会结束生命,直到认识天主为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愿意忍受人生在世的痛苦,能有尊严地克服痛苦的人,内心世界会更充实美好。走过沮丧混乱、恐慌症或其他心理疾病而能将之击败的人,人生会更加丰盈美丽,也更有智慧。
玛窦和路加为我们记载了许多耶稣为门徒和群众所讲的比喻。这些比喻显示,耶稣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他诉说人生活的方式显然深深吸引了他的听众。从这些比喻我们看到耶稣作为人和说故事者的一面。
我深切地祈祷,扪心自问,苦苦追寻,苦思冥想,却很难找到答案,更难找到慰藉!
(玛七7-8)教宗表示,「这些美好的话语满载了伟大而费力的许诺。然而,我们应当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对待这些话语?如果我恳求天主,祂真的会俯听我的请求吗?我要是寻求祂,会找到祂吗?
圣史玛窦证实了关于玛利亚和圣神的这一基本事实,说玛利亚“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1:18)。教会接受了这个启示的事实,并很快将其定为其信仰条文的核心。
首先,让我们感谢远道而来为中国教会的培育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玛利诺会的翁德光神父和德国圣言会的温安东神父。他们在十几年中为国内教会培养了100多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神父修女。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2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表示:天主子民在日常生活中以信德面对考验的坚忍推动教会前进。 坚忍不是屈服。
教宗提到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照顾受苦的人,在他的伤处倒上油与酒,然后把他托付给客店主人。于是教宗这样问道,也如此答说:现在,谁是这位店主呢?是教会,基督信徒团体,是我们。
福音记述犹达斯用30块银钱出卖了耶稣,门徒们随同耶稣来到革泽玛尼庄园,在耶稣忧闷祈祷时却睡着了。教宗反躬自问,也询问信众们我像犹达斯,还是同门徒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