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这次培训班的意义,礼仪委员会主任孙俊成神父介绍说:“从96年开始,教区不断举办牧灵福传及其它各方面的培训班,极大的调动了教友的福传积极性,许多人领洗进教,但如何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对礼仪精神有深刻的认识
德肋撒修女就是在这里为上个世纪最受人赞扬的项目之一找到了温床:她创办的以关爱穷人为己任的“仁爱传教会”在那里获得成功。
上半间砌白大理石讲台,后壁仿塑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像,台前列沙发10席,在这里作学术讲演,下半间置长方形阅览桌两张,并列书橱二,有四库全书荟萃、四部精华、影印永乐大典残本、传世藏书、天学初函、天主教东传文献集
救恩及于本民族抑或万民,不仅仅是耶稣与宗徒时代的争论焦点,亦是日后教会讨论救恩达于教会抑或外教的论点。较为突显的教会之外无救恩便是讨论救恩范畴这一显题,而此论点由一外邦女子而得以诠释。
同时也有点不幸,这节目已进行了十年,为何我们天主教徒在福传的新方法中,要犹豫不决呢?
司铎是一个堂区的精神支柱,但今天教会之中的确有个别的司铎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个别司铎沦为一台弥撒机器,一个圣事工具,缺乏奉献和服务精神,沉迷享乐,无所事事,虚掷光阴,这种状况,很难带领着羊群进入生命的最高境界
教宗在信函中指出:“追求正义和促进爱的文明,这乃是为宣讲基督福音而效劳的教会使命的基本特征。即使在最讲求正义的社会,那里仍有发挥爱德的余地,因为没有任何公正的国家体制法令能够使爱的服务变得多余”。
作为一位牧者,与人接触、宣讲圣道、广传福音是天职、是使命。
学习内容:第一阶段为学生和慕道者培育,以教规、教义和圣事为主;第二阶段包括系统学习和分享四福音;重点培训传道员与普及学习相结合,实现福传组织的建立和福传活动的广泛开展;学习外地的福传经验,解决牧灵和福传中的现实问题
信德网讯2008年8月21日至29日,河北武安市天主堂举行了亚纳会学习班,特别邀请了本教区的赵红霞、汲彩利和王刚建三位传道员主讲,有50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