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情感;被爱者得到的是一个生活的新起点,还有什么比这对我们更重要的呢?
有人把克服孤独求助于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技术,运用情感ABC理论解释孤独感与思想的关系,来去除消极思想克服孤独。真能克服吗?
因着玫瑰经我深深体验到圣母的眷顾,并对圣母的情感日益加深;也是因着玫瑰经,圣母牵着我的手走上了这条圣召之路。
她们亦害怕真实地爱男性,因怕陷入情感而难以自拔或怕别人说闲话。有时不知不觉成为一个死寂而没有活力的修女。她们只能守独身贞洁愿而非活出独身贞洁愿。
曾有教会贤哲宣称:玫瑰经乃是“救恩史的浓缩”;“圣母圣经”;“有关圣母的福音”;当我们怀着虔敬和热诚的情感诵念时,每一端奥迹都会使我们忆起耶稣为救赎我们的深恩厚爱,激起我们痛改前非、知恩报爱的情怀。
老年的智慧能看穿一味追求享受却内心空虚的生活的骗局,更加关注使我们更有人情味的思想和情感。
对此,我们都要小心堕入这陷阱……耶稣所要求我们的爱,是一份“充实的爱”、“难以付出的爱”(英文可以说是“toughlove”):是一种行动中的爱,而不是流于表面、肤浅的情感之爱。
然而,婚姻圣召的精神与情感的稳定,确实是应对不断改变而去寻找“理想伴侣”或“理想生活”的错施;相反地,当我们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时刻真实地面对自我时,幸福便会出现。
婚姻是“一个确切坚固的现实”,而非“纯属情感满足的一种形式,能以任何方式建立并根据每个人的敏感度予以改变”。教宗接着表示,鉴于人的脆弱性,我们当询问,夫妻间能否保持忠贞和永远的结合?
此时的空气里透着寒意,阳光总是很羞涩,树叶的绿色不再鲜活,成群结队地被风吹落,仿佛一道时间的分界线,像告别,也似开启,云淡风瑟,天高悠远,像是能容下我们足够多的思绪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