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王艾明:合一,普世基督教会的千年梦想
2014-09-30

在教会认信上依然存在着差异,在主的圣餐上也还未实现共融。所有的基督徒在认信上都完全一样,并完全在圣礼上实现共融,这两点目前每一一件已经存在或实现,因为现实的情形与教会的本质是不相容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最主要的还在于佛理与战争之理之间有着内在的巨大差异,它使得佛界人士隔行评说战争,自然难以具体、全面。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轻看它的价值。

特稿:让我们在宁静中——整合自我,与主会晤,共享幸福
2013-07-07

在这景与境一字的差异中反映的却是心内与身外的宁静之间的不同。其实只要真正地拥有了心中的宁静,无论处在什么情景之中,都不会失去自我的那种淡定。

耶稣真实而简朴的语言—— 有助于我们分辨某些诱惑性言论
2020-07-21

由此可见,或是以善意形式讲事实,或是以嘲讽、愤怒和蔑视的口吻去谈论,其间差异看似微小,但实际效果却可能截然不同。以谦虚和尊重讲事实是张开双臂的桥梁。

罗马:教宗方济各201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手足之情──和平的基础及途径
2014-01-02

他们能够单藉由自己的力量去克胜冷漠,利己主义和妒恨,并接纳弟兄姊妹们合理的差异吗?

儒者陆征祥
2006-11-10

五:陆征祥的文化观  陆与其师皆认为近代东西方差距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差异,西方的强大,“不在武备,不在科学,而在养成基督教风”。基督教义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是近代欧洲走向强大的的根本动力。

孙艳燕:关于“世俗化”的解读
2012-02-15

看来现代化程度的差异并不必然与宗教信仰的程度相关。另外一个不符合世俗化理论的例子是新教和天主教信仰程度的差别。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一:梦与科学
2022-11-27

这个较好的程度夸张到只要任何一个公式里的任何一个参数稍有细微差异,整个世界就面目全非,根本不可能有生命诞生。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可以存在的概率小到可怕。

让一部分人在中国先信仰起来——关于中国文化的“信仰困局”
2015-05-10

是否先基督教起来,在发展中是否曾经被基督教的手触摸过,就成为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之所在。

张西平: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2012-02-14

[15]利玛窦为沟通这两个有着重大差异的文明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很可惜,礼仪之争后,西方又退回了这一步。以后的历史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