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智利拉斯孔德斯圣道明学院举办了“全国圣经宣传日”活动,主题为“今天,天主的圣言是传教教会的灵魂”。
至少在上高中时,读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及朱自清《水上威尼斯》散文之后,就有这种梦想——但那是遥远的诗与梦;自从负笈意大利后,就变成了憧憬。这个暑假,我把憧憬变成了现实。
您将安阳教区特别托付给圣母助佑,五月圣母月中的母亲节,她把您带到您朝夕追随相处的耶稣跟前。您的一生是尽心尽力、侍主爱人、敬爱天主的一生;您的一生是祈祷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拼搏的一生。
甚至今天也能证实,理想的情况似乎在较先进的民主国家也无法继续存在。教会却不能放弃这个理想,而且若缺乏信德、爱德及内部合一,则任何方式都无法弥补。
如下是最有代表性的几篇训导文献:庇护十一世的《四十周年》(QuadragesimoAnno,1931)通谕,若望二十三世的《慈母与导师》(MateretMagistra,1961)及《和平于世》(PaceminTerris
当我们心生愤怒,反思是他人的过错,还是自己的急躁;当我们嫉妒他人成就,思考是否背离了主的教诲,忘了感恩;认清内心,是一场艰难却必要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会像明亮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领洗后的第一次告解是由金主教办理的。当时没经验,很紧张,也不知道坐在里面的神父是金主教。当跪在那的一刻,听到老主教的声音,我懵了,想好的话全部都忘在脑后,停顿了有十几秒钟的时间。
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今天,是仙恒老师离开的日子,如果同学们看到他,请说一句:老师,再见!这是我在备修院的清晨广播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稚嫩的嗓音推来一股始料未及的幸福,当然了,也宣示着终将到来的别离。说到别离,我早已习惯。
耶稣进入旷野之地,严斋四十天,水米未进,这是人性难以承受的极限。对人而言,也只有做到压制身体最基本的食欲,才可能从根本上腾空自己的心房,激起灵魂的渴望,让天主圣神进入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