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祈祷的生活。」在12岁时,李神父写了一篇文章,表示他希望成为一名神父。到了成年,他的愿望却是拥有一个家庭,一番事业,享受「美好生活」。「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不对劲。
尽管萨特的作品中涉及的是物质层面的存在,梅瑟所体会到的是天主的存在,他们两人都发现了「存在的奥秘」。
吴主教做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总结,他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你们在座的各位不愧为当代的‘传教士’,在上主全能而美妙的计划中,你们善随圣召,离开故土、家乡和亲人,奔波在每个陌生的地方和环境下,为天主所派遣
还有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曾拉着我的手说:“神父,我若能下床动弹,我一定能让俺半道街的人奉教……”可惜呀,他们两位都有为主工作为主奉献的心,却再无力去为主奔波,“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他们所念叨的年轻岁月
愿你的名受显扬“天主经”的第一项祈祷提示我们十诫的第二条诫命:不要妄呼天主的圣名。但什么是“天主的圣名”?当我们呼号天主的圣名时,在我们的脑海中看见那旷野中燃烧着却不被烧毁的荆棘丛的梅瑟的景象。
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这个占礼所庆祝的是信德的奥迹,唤起人的崇高使命,因为人被在十字架上赎了我们每一个人罪的基督提升到天主跟前。教宗表示,耶稣升天有双重意义。
太大的工作我们做不了,但是,我们总可以做到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一个人,做他的朋友,为他祈祷,为他守斋,直到他被爱感动、皈依天主为止。
甚至所做的一切,不一定所有的教友都满意!而教友各行各业的都有,什么素质的都有。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心!您、我作为教会的一员,如果发现神父的“瑕疵”,该如何办呢?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还是表示理解?
首先,本堂卜神父就“传道人的楷模”课题做了专题讲座,大致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传道人的真实身份和使命:一、福传员是天主圣言的管家,因此,要及时解读天主救世的信息,并实行基督所赋予的福传使命。
路加福音6章:27、28、35—38节告诉我们:“你们应当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你们应当为咒骂你们的人祝福,为虐待你们的人祈祷。这样,你们的赏报将是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