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马尔谷瞻礼,没人请我,我自己去与主教神父们共祭,其乐融融。最近几年,常常听说,世界气候变暖,海平面在不断上升,有一天威尼斯会被海水淹没。真的希望这是杞人忧天。
这就是当时的经师和法利塞人、以及司祭阶层的撒杜塞人在煽动群众、残害主耶稣的一个方法。
此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坎坷非常,教友是否可以祭祖先、祭孔便是最大的关键。其次,用什么文词来表达教会的信仰,才不致使教会的教义和中国其他的宗教教义混淆,这也是当时很困难的事情。
祂爱了我们,并以自己的血,解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过,使我们成为国度,成为司祭,以侍奉祂的天主和父。愿光荣与全能归于祂,直到万世万代。阿们(默1:5-8)。
主耶稣基督,我们的大司祭已经进入了天堂,祂会圣化我们每个人的每一个为了福音而做出的选择(希4:14-16)。所以,在基督徒团体内,无需高傲,也不必自卑;不能欺压人,也应该对于不义的言行进行抗议。
这个动作和话语是主耶稣每天用餐时的习惯性动作,这是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建立圣体圣事的特定模式,这也是弥撒圣祭的核心。
爱人非虚爱,必将渠饥则食之,渴则饮之,无衣则衣之,无屋则舍之,忧患则恤之、慰之,愚蒙则诲之,罪过则谏之,侮我则恕之,既死则葬之,而代祈上帝,且生死不敢忘之。故昔大西有问于圣人者曰:行何事则可以至善欤?
1884年,不幸被传染上麻风病,从那个时候起,他更加接近那些不幸的弟兄,借着举行弥撒圣祭热心恭敬圣体,施行各项圣事、讲道和探望病人,直到1889年4月15日因病逝世于岛上,终年49岁。
于是犹太人的司祭长就对比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比拉多答复说:「我写了,就写了。」
在外表衣着上要穿得合适,穿得整齐。在举动上,态度上要如对待亲人一样。第二.舍己与顺服。基督徒的婚姻应反映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因此与一般人的想法相反,婚姻中真正的喜乐大部份是来自给而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