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讲述了年迈的纳敖米的故事,她在丈夫和儿子去世后,鼓励她的两个媳妇敖尔帕和卢德,回到她们的本乡和本家去(参阅:卢一8)。就像今天的许多长者一样,纳敖米害怕孤苦无依,但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罗8:14-15)耶稣称天主为“我的父”,源于祂与天父的永恒同性同体;而祂将这称呼赐予门徒,意味着通过祂的救赎,人类被纳入三位一体的生命共融,成为“天父的养子”(弗1:5)。
这种时间观强调历史的目的性与方向性:人类的存在并非循环往复的偶然,而是朝着“与神同在”的终极目标前进;个体的生命价值也因此被纳入宏大的救赎计划中(“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马书》8:
根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从她身上逐出了七个魔鬼(路8:2)。这深刻的治愈,是天主恩典对她生命一次强有力的介入,将她从邪恶的束缚中彻底释放,赋予她崭新的生命。
在天主教的哲学里,恶不被看作一种存在,而只是善的缺乏,因为绝对的存在是作为善本身的天主。我们是不可能用恶,比如暴力来消除恶的,那只是对恶的增加。既然恶是种缺乏,那么消除恶的方法,便只能是增加善。
武而文神父善意的向干部们讲解天主圣善的福音教理。同时又讲解了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和教友爱国爱教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人的最大失误就是常会指责、记恨别人而忽视反省自己;常会觉得别人都错了而自己没有丝毫错误;常会将别人对自己的伤害铭刻在心,耿耿于怀,但对自己为别人所造成的伤害却常是视而不见或找更多歪理谬论敷衍搪塞甚或以恶为善。
李会长的妻妹刘素平修女告诉“信德”说:姐夫信仰虔诚、热忠福传、乐于助人、善做捐献、做人低调,是一位非常热心的教友,他每天看圣经,不在乎多忙多累。
瞻仰之后,我们开始了苦路善工,教友们虔诚的跪拜、默想耶稣的受难和死亡,忏悔自己的心灵,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思考信仰的真谛。
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们的好天主,我们愿效法那些为主致命的先驱者,效法老神父们的善表,效法福安修女们的美德,为主作证,与天主搭起修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