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4日,是安多尼田志康神父蒙召升天十三周年纪念日。他是1991年7月1日耶稣宝血瞻礼在神堂沟举祭中,倒在祭台上,抢救无效,于两周之后离我们而去的。
带领默想的方济各会会士米凯利尼(GiulioMichelini)神父强调,济贫和祈祷缺一不可。耶稣预言自己要被解送,被钉在十字架上後,遂「缄默不语」。
由修院院长党明彦主教主礼,修院培育团9位神父共祭。在弥撒讲道中,党主教结合当天的福音(玛8:18-22)和读经(亚2:6-10,13-16)讲了两点:第一、要铭记修道人的神圣召叫。
相信大家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天主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可是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天主究竟在哪里?真的是无所不在处处都在吗?这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声音吗?我们真的感觉到天主无所不在,处处都在了吗?
其实在初期教会,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辅祭职务,特别是早期在教友家庭举行的聚会中,协助神父举行圣祭的通常就是普通教友。
这名主教说:「混合婚姻夫妇的共融问题,也成为改革年在隆德教区和喜迪堪会教区举行的合一弥撒上,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
——记桂林天主堂的一次郊外泰泽祈祷会2007年3月8日上午8点半,这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还有几分寒意,桂林天主堂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特组织女教友去郊外做泰泽(注)祈祷。
在本堂方维平神父的精心安排下,新浦天主堂的女子腰鼓队和女子管乐队早已列队在堂门口欢迎我们的到来。
年轻的杜全忠与家人从左至右依次为:樊生华、张新峰神父、杜全忠那个时代,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位信仰楷模。五年的铁窗生涯,没有摧毁他的信仰,反而让他的信仰更加坚定。
对待神父修女非常恭敬,只要一有空闲就去帮村里下会的修女和神父维修房子、布置整理圣堂、烧火、修水龙头等等,尽量去分担一些他们生活上的繁琐事情。对待同村的教友邻里他更是亲爱有加,谁家有困难,他跑得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