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在四部福音中记述了耶稣与人的相遇,我们从中看到,耶稣透过相遇赐予人希望的方式,因为这些相遇照亮了人的生命,带给他们希望。教宗表示,《若望福音》第三章叙述了耶稣与尼苛德摩的相遇。
福音的逻辑截然不同:唯有奉献才能昌荣,唯有无偿的爱才能在看似万念俱灰之处重燃希望。马尔谷福音还讲述了一个少年人的故事:当耶稣被捕时,他赤身逃走了(谷14:51)。这是一个神秘的画面却很有象征意义。
教宗本笃十六在第98届世界移民与难民日的文告中强调,教会要重视在流动人口中的移民福传,因为“今天的移民现象是天赐的在当今世界中宣讲福音的良机。”
这段福音在告诉我们:基督信徒在自己的心目中怀有一颗极大而深刻的欲望,即:和上主一同去和他的弟兄及同路人相遇。祈祷结束后,他又问候到正在庆祝开斋节的穆斯林弟兄。
教宗的弥撒讲道引用瞻礼读经若望福音中的一段。这段福音描述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圣京的情景。福音说:“熙雍子女,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骑着驴驹来了”。若望福音这段话是引自匝加利亚先知的预言。
枢机解释,这段福音帮助我们明白如何能度感恩圣事的生活,“在生活中效法在祭台上所举行的一切”。在最后晚餐的记述中,若望不谈“建立圣体圣事”,却谈“为门徒们洗脚”。
他的父亲是荷兰南部乡村的一位牧师,他也曾就读于比利时福音传道学校,并一度在矿区传教,期间,他身体力行践行爱德、传播福音。
教宗于是讲到若望福音和其它三部对观福音在叙述耶稣基督过巴斯卦节上似乎有矛盾。根据若望福音的记载,耶稣死在十字架的时候正是耶路撒冷圣殿举行祭献巴斯卦羔羊的时候。所以,耶稣的死和羔羊的牺牲祭献完全吻合。
恭敬天主要恒心,祈祷默想要诚心;爱主爱人要真心,宣讲福音要耐心;乐善好施献爱心,解忧排难需热心;勤学好问要虚心,工作要有上进心;互相谅解,屈膝谈心,律己宽人,与主交心。
庆祝活动包括图片展览、影片播放、朝拜圣体、感恩圣祭,主办者期望藉此让参加者了解两位新教宗圣人对教会福传及世界和平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们的训导。教宗方济各于四月二十七日在梵蒂冈册封二人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