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牙牙学语的幼童;有著作等身的圣师,有目不识丁的村农;有贵为天子的皇帝,有一贫如洗的乞丐;有屡显灵迹的神父,有谦卑平凡的修女;有南征北战的将军,有常年卧床的病妇;有为主致命的血红,有贞洁精修的洁白,有严厉克苦的深紫
上一次出其不意的造访,他向我苦诉了很多:贫穷的山村、零散的教友、陌生的环境,根本配不上一位新神父的理想。每天十几个教友望弥撒足以打击他年轻的心。
车子在山路上左右摇晃、前后颠簸,说实在的,一路奔波不休,确实感到有些困顿和劳累,但想到能够把基督的仁爱带进更多贫苦人的生命中,心中的苦与累顿然都化作了无尽的自豪与喜悦。
主与我们一同受苦,也承担我们的苦,又在受苦中成全我们,叫我们与他一同得荣耀。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
亚巴郎(画外音):孩子,你应记得你活着的时候,已享尽了你的福,而拉匝禄同样也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而你应受苦了。
……为什么耶稣身负十字架走苦路时体虚力乏,刚刚出城便跌倒在地?且三次跌倒?为什么十字架上三个人,耶稣第一个咽气?
他吃了很多很多的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男人坚信,他一定能够成功。
她告诉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居都是她自己负责,但是她没感觉苦。听到这里,我的脑海一片空白,真的很难想象九十岁左右的老人,怎样维持这个破碎的家。
在洞儿沟仅女婴400多人,而且还有避难来的妇女和不少受苦的人“来此是置身于一片瓦砾之场……她们必将受许多苦”。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迷信盛行。
(山西巴士卦修院院长的证词)“天主喜欢这个灵魂,愿意使她受一种内心的,像殉道般的剧苦,虽然她心灵上受着剧烈的痛苦,可是外面却不露丝毫的痕迹。而在自己的内心保持着坚强的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