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逆境与痛苦时,许多人的反应不是无奈逃避,就是抱怨哭喊,甚至还会导致人灰心丧志、裹足不前。假如你能换一种心态去面对人生。
这当然不是合适的用法”。教宗指出:“默示录这部书必须根据亚洲七个教会的苦难历史经验为背景来了解。在第一世纪末年,这几个教会团体为了为基督作证而面对了严重的迫害。
而作为子女,在你们的思想当中也要有正确的意识,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什么状态下,对于自己父母都要有应有的尊重,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去绑架亲情,因为父母不是为你服务的机器,这一点是不能颠倒的。
我个人深信永生,但不是指肉体死亡后的生命那么简单。只有在我们有生之年,确认我们的生命有主的同在,我们才能期待死亡是进入更完美生命的门槛。
爱不是名词,更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对父母、儿女要有实实在在的爱的行动。
在避静中我听到了上主的召唤,他告诉我这召唤不是由于毕业前的焦虑而致,而是对我的一份邀请,希望我能清晰地回应。明白了这份邀请,我选择了回应他的召叫,分享主耶稣的十字架。
教宗表示,司铎蒙召谦卑地聆听天主的旨意,因为在举行忏悔礼仪时,他不是主人,而是施行者,是仆人。因此,在告解亭内,司铎应当怀着耶稣的态度面对我们的罪过,这态度不是威胁,而是慈祥地召唤,给予罪人信心。
教宗方济各强调,对於耶稣而言,祈祷不是可选项,而是首要之务。然而,我们在祈祷时,常常因不结果实的行动而忘记最好的部分,那就是天主。因此,圣庇护神父总是勉励信友从不厌倦地祈祷,像耶稣那样祈祷。
另外,神父也强调了神职和平信徒在牧灵工作上只是职位不同,角色不同而已,不是对抗或对立的关系,要竖立起我们就是教会这样的认知,相互合作,按照各自的身份践行教会的使命,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这也是梵二职务多元
2、意向的表达方式,不是个人指向天主的祈祷,所以不应写成:上主,求你以你的真光光照你的教会;而应用邀请团体的方式。邀请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例如:点题式:请为教会祈祷,求主……我们同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