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其实,现代社会上有很多具有创意的供青年人活动的点子,如:徒步、攀岩、户外体验、支教、音乐会……如果我们能善用这些方法,便能为我们的青年们搭建起一个很好的体验、认识自我与展示自我的平台
抛开常规的以自我为主的祈祷方式,充分感觉天主的临在,由天主来掌控心神。自由短祷:不用任何固定的祷文或经文。可采用跪姿、坐姿,只用自己发自内心的简短话语,来表达对天主的情感。
是漠视与其他生命的沟通,还是太以自我为中心?道一声问候有多难!难道是我们不愿对陌生人、对同路人,甚至对自己的邻居问一声好?难道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把人禁锢在钢铁丛林中,心也变得冷漠而有隔阂?
问题是,“欲望”、“权威”和“喝采”也有一种力量,去令一个人更“自我为中心”、专注在自己身上,寻求完全的“自主”。
她小时候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使她失去了自我。她遭受了残酷和暴力:她身上有一百多个伤疤。但她自己作证说:“作为一个奴隶,我从来没有绝望过,因为我感觉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持着我。”
埃克尔斯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胚胎的发育或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了非物质的思维和自我领悟的能力,这种“人的灵魂”使我们具有了人类的特性:自我意识、自由思考、个性、创造性,甚至爱、恨、怕等。
否则,教育行动会变成干枯的智力之上或不当的自恋,一种十足的精神欲望,把别人的存在只能当作鼓掌的观众、填满执教者自我膨胀的空盒子。”自我膨胀和空教室针对这种情况,教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教理讲授作为救恩奥秘(mistagogica)[同上,166]的伊始,它将信友置身于团体生活经验与信德生命的真福之地,这种培育经验是一个不断进化与动态的过程,在其内有丰富的信德标记与语言,有利于人性一切幅度的整合
人有自由分享的本性,但在心中他却察觉到一股奇特的重力,使他转向自我,把自己奠定在他人之上和与他人对立:这就是自我主义,是原罪的结果。
从自己内心深处问自己,若发现不在牧灵工作上,不在祈祷上,不在主那里,就要赶紧自我检查和反省,赶快调整自己。2、频繁地来往若发现一个修道人频繁地同某一个人来往,就可能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