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最后敦促全体信友“将所有哀伤和犹豫不决的人托付于耶稣圣心,让他们从而能感受到上主慈爱的目光。上主温柔地注视我们的内心,为之受到感动”。(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纯净、通透的和声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如同天籁之音,让听众沉浸在天主的恩典与慈爱之中。演唱环节结束后,陈巧红导师对各歌咏团的演唱进行点评与指导。
天主,以你的慈爱照顾了贫苦。(咏68:11)凡信的人必有奇迹相随(谷16:17)。
我口里说信主,心却与主远离,慈爱的救主耶稣正含泪注视着我,他是多么的伤心。主啊!我错了,是我的罪恶把你钉在十字架上,是我用长枪刺透了你的肋旁,是我把茨冠戴在了你的头上。主啊!
福音中说,动了怜悯的心,是说他的心,他的心肠,受到了感动!这就是区别所在。其他两个人虽然看见了,他们的心却自我封闭,冷漠无情。相反地,撒玛黎雅人的心与天主的心一样。实际上,怜悯是天主慈悲的基本特徵。
我板起面孔、硬着心肠,告诉老人:今晚你不能在这里留宿。老人听了我的话,没有半点儿迟疑,没有说任何的话,头也没抬,撑起身,踉踉跄跄地离去。我一手搀扶着他,一手帮他提着书包,送他走出堂院大门。
再者,教宗也希望众人能再次关注大圣若瑟,因此先前颁布了《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
唯有研读《圣经》才能触及我们的灵魂深处,使我们听得见“生活天主”的话,聆听天主威爱兼有的声音,洞见他伟大的化工,明白他如何生养保存万物,怎样以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宰治一切,裁判一切;又怎样以他慈父般的心肠导引迷途的荡子回归父家
这种观念所带来的后果是,造成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宗教领袖们浓厚的法律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心肠坚硬而冷酷;缺乏慈悲与怜悯。所以耶稣不断地透过自己的言行,把一位慈悲怜悯的天父的形象不断地介绍给人。
藉着他的信德、慈爱和宗徒般的勇毅见证,以及他伟大人性的号召力,这位模范的波兰之子帮助全世界的信友不怕被称为基督徒,不怕属于教会和宣讲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