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相信假基督,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论,归根结底是信德薄弱。他们对真理往往怀疑却又那么不假思索地接受谬误。误区四:活在追求奇迹中。为奇迹而信,为所谓好处而信,这种信仰似乎很“务实”。
其实我哪有资格对这些话题评头论足,我只能搬出教会的一些圣人或权威者的言论,作为我们神修的指南和工作中的鉴戒。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了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措辞严厉的言论。首先是说给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听的,美国要求它们放弃与中国合作。
在他任内,UCAN的大多数新闻报道和分析,比如对于一个有争议的事件,他一般会要求同事客观、平衡地介绍各方的分析,不站边、不随波逐流,不为某一方做吹鼓手,更不会给离谱的言论提供平台。
他们发表言论,混乱人心,说:‘唉,不能这样!那人说的是异端,这话不该説;那样做可不行,教会的教义是这样的…。
当天擢升新枢机的枢密会议突出了团结合一及普世性这一主题。在为新枢机举行擢升礼之前,教宗向在场的枢机和主教们发表了一篇训喻,就教会的使命和教会的公教性进行了发挥。
教宗首先谈到教会的至公性,强调教会是普世性的,因为她生来便是要走出去,因此是传教的教会,始终生根于以宗徒们初传为开端的信德长链。
他们首先重申,在婚姻的不可拆散性上毫不让步。这件圣事性的约束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基督在教会内的作为。维护和扶持婚姻圣事的价值需要靠婚前适当的要理讲授,好让订婚者完全意识到婚姻圣事具有约束性及其圣召性质。
汉译遭遇考天主教昆明教区陈开华神父天主教东传最直接碰到的问题即是在西方人们习之成俗的信仰语言如何成够转化成为被接受一方能明了理解的语言,如何将圣言转化为“人言”,传教士们费尽了心力,这其间牵涉的是语言在传译、表达上的问题,乃至于可能对“圣言”进行肢解、误读性的通传
教宗之所以谈到弥撒的艺术,首要目的在强调礼仪的神圣性,他愿意借着礼仪的外表形式来教导天主子民神圣的意识。教宗把举行弥撒的艺术和礼仪的规则结合起来,他指出这个艺术来自忠实地遵从礼仪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