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跟砖块、水泥、钢筋这些东西打交道,特别劳累。体力上还能支撑,但饮食实在是差得很。每天三顿饭都是馒头,硬邦邦的。菜是白水煮菜叶,一点油花也看不到。
我妈妈怀着强烈的信德,在三月寒冷的天气下,傍晚还下着毛毛细雨,巡游经过颠簸的石头小路,雨水与泥泞让石头表面变得湿滑,也凹凸不平;偶尔也会经过走汽车的马路,沥青、水泥与油渍交织着。
武而文神父面对二次建堂新形势,他仍然精神不减当年,依靠青年神父马宁和广大教友,群策群力于2013年完成了圣堂主体工程,采用高层水泥钢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比原教堂增加面积平方米,上下两层并用,可容纳千人以上的教友
在火葬场,当遗体送入火化炉时,在教外人群注视之下,教友们跪在水泥地上,高举着十字苦架,苦苦哀求主耶稣收纳这个可怜的灵魂。教友们不但念经通功,还为有福伯求了两台追思弥撒。
柳会长得知政府下达退还教产的红头文件,就联合众教友整理材料,申报讨要文革期间被非法占用的教产,经他不懈的努力,政府已批下了新教堂的庄基,为了早日能过上正常的信仰生活,进入天主的圣殿,柳会长将儿子刚买回来准备盖楼房的钢筋和水泥拉到教堂庄基的空地上开始了重建天主圣殿的工程
教友们在原祭台处用石块砌了个简易祭台并放置了水泥十字架摆放了塑料花和蜡烛开始了露天祈祷。当时的歌声和祈祷声,震撼周围的山下村庄,每逢主日下午山上祈祷的人挤的水泄不通。
2005年夏忙刚过,会口全体教友、修女在马神父的具体安排和指挥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齐艰苦奋战5天完成了新联堂门前的路基和堂院水泥铺设任务。
与望江村的老乡围炉交谈尽管是凌晨一点多了,大家还是围着暖烘烘的火盆聊了起来,聊的话题集中在进德送来的过冬被子,当问到老乡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他们都说最发愁的是门前的这条山路不能通车,成了他们灾后重建的拦路虎,重建的专、水泥和建材都要人工往山上背
就像看到水泥缝里钻出的小草,你钦佩又感动。你看到它即使在夹缝中,也依然朝上生长。你当然也可以。
工程中,他常和年轻人搅拌水泥,有时候还上二架铲水泥,这都是非常重的活。平时堂里有些小活,不需要动用大批的人,只要神父会长手机一响,王正爱招之即来,不讲任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