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后曾出任徐汇公学和震旦大学的校长,1909年卒于上海徐家汇。
店主不知这位饶家驹是一位大人物,爽快便宜地让给了徐汇故乡的来人。奖状,战乱中“人道主义”的物证,从此不再飘零,回到上海,证明我们这个城市正在渐渐地拾回属于自己的记忆,坦然面对。
编者按:2015年3月6日,上海教区普通教友王琳医生去世一周年,该教友多年在教会服务,有圣德,有爱心,一生爱主爱人,立了很好的榜样。奉献生活年中,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平信徒
姚公生于1916年7月6日,1933年上海徐汇中学毕业后,于上海徐汇总修院修读10年,并于1943年6月2日晋铎,2013年8月6日安息主怀。姚公生于世代热心教友之家,自幼立志修道。
1909年徐汇公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前往法国巴黎大学建筑工程系深造。辛亥革命成功后归国担任法租界工部局大打样(类似今城市规划局设计院院长首席规划师),中华建筑师协会发起人之一。
1999年,他在徐汇大堂举行了晋铎50年金庆弥撒,与来观礼的教友共济一堂,并摄影留念。至于我和我的胞弟是难兄难弟,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劳改,终于在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
教育事业:1850年,中国第一所中学天主教徐汇公学成立。1903年,中国天主教第一所大学——上海震旦大学成立,创办人为天主教徒马相伯。
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1877年)任徐汇公学校长,兼管小修院。光绪四年任江南教区主教秘书及神学顾问,并专务著作。曾两任震旦学院校长。
修生由遣使会国籍吴宗文神父陪送迁往意大利热那亚布理学院(CollegioBrignoleSale)继续深造,少数教区修士前往徐汇大修院继续学业。
近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徐汇天主堂耗时四年半时间修缮竣工,将于12月16日重新开堂,并向市民开放参观。徐家汇天主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