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方面有些教外人很喜欢《圣经》,我们照样免费赠送给他们,每年我们向教外朋友赠送的《圣经》一书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那时候,有一小队德军驻扎在村子里,上校罗恩·亨利很讨厌意大利人,他个性很坏、脾气又大,不但常白喝咖啡,还对我们吼叫、叱骂,甚至欺负我们,大家都很怕他。一个星期五的傍晚,他走进小店。
看看我们周围的教友,除了常念的经文,几乎讲不出几句教会的道理来;因为没有真正获得圣言的感动,信仰跟生活脱节,表里不一。就知道学习圣经有多么的必要,是多么的迫切了!
我们常抱怨福音在国内传播的慢,但我们又是否反省过,除了历史原因外,自身又有那些问题呢?如何加速基督信仰在国内的传播,这是每位神长、教友最应深思的大事。
说财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产者,身边常无分文,即便喝一口水都需要向人讨要。为此,他曾说过:“狐狸有穴,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这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教宗主持的弥撒是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的礼仪,负责唱经的是总主教座堂的歌咏团和管弦乐团,他们演唱出高水平的“玛利亚采尔弥撒曲”,这是交响乐大师海登在一七八二年怀着极虔敬的心,为敬礼圣母而谱成的弥撒曲。
她常独自落泪,几乎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这时,有人劝她信仰新教,她以虔诚的心为自己祈祷。
迎新年晚餐开席前,李神父代表金仰科神父和浒山堂口的本地教友,发表即席讲话,欢迎并祝大家新年快乐,希望所有外地教友,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互助,常进教堂,热心侍奉天主。
由于家离教堂很近,小时候父母常带着我们进堂。听父母说,我们都是出生三天就被抱到教堂领的洗。据老会长讲:当时镇上有近五百户人家信奉天主教,教友近三千人。文革中,教堂被改做五金厂,至今已残破不堪。
欲望和希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欲望所谋求的大都是眼前的、肉体或物质方面的需要,而希望却指向光明、圣善、美好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人们常把希望看作积极向上的,而把欲望视作消极或低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