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位以圣经为自己生活中心的教父,把圣经从希伯莱文和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成为西方拉丁教会的官方本圣经。除了翻译圣经外,圣人还努力按照圣经生活,并写了许多有关的着作。
“你的眼,是否被太多美丽的事物迷惑;你的心,是否被太多纷杂的世俗绑锁;分些关怀,给角落中受伤的灵魂,分些爱给那些不起眼的灵魂,以基督的心为心,以他的眼看世界,你身边的人需要你我把冷漠变成爱。”
他留给人们的一句至理名言是:“爱的语言是能被所有人理解的语言”(参见《圣福若瑟神父语录》,河北“信德”,2003:23页)。
他说:“你们来到这里,是好的开始。我们有分歧,但我们在基督内是一体,而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研讨会探讨信仰及天主教与基督教关系、基督教崇拜、天主教弥撒、问答环节、讨论,以及以泰泽合一祈祷会。
说着他面带笑容,充满了自信。谈到福传的责任,他说:“做为教友,福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必须把它当做信仰生活的头等大事去做。
我已经坚持为我的丈夫若瑟(以下“若瑟”均指文章作者的丈夫)祈祷了196天,真的很有力量,使我在难以爱他的时候能继续爱。
他回忆了在西敏寺大厅发表的历史性讲话,他在那次讲话中强调了以纯理性为最终目标其实是理性上的盲目。
教宗良十四世指出,虽然撒玛黎雅人的怜悯是透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但福音首先强调的是“目光”。这是教宗7月13日主日在冈道尔夫堡的宗座堂区维拉诺瓦的圣多默堂主持弥撒时讲道的主题。
我发现,他还是爱我的,他的爱也唤醒了我心中的情。但是,这种感觉并没有带来立时的改变。真正让我有所改变的,是后来的彩虹桥和恩爱圈,而且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下乡服务教友略显斑白的头发、圆圆的脸,个子不高,但是时常会很爽朗地大笑,他就是贵州黔南州都匀市的本堂陈裕敏神父,平塘县人,做修士时就下乡为教友们讲授道理,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贵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