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对与他相遇的人的一份祝福:孩子的出生是对家庭成员的祝福;新婚夫妇是对彼此的祝福;新的员工是对公司的祝福。
我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分别是14岁、12岁、3岁),最近才刚刚完成我的大学学位。我最后必须上的一门课是社会学。教社会学的这位老师绝对具备那些我曾经祈望能从每个人身上看到的品质。
“我要作听天主话的孩子”。第二天,贫穷的教友们自发地到会长那里捐献了300多元。感谢圣神,祂在这些纯朴人的心田里工作!感谢天主把我安排在西安这个“练兵场”实战演习,祂让我从这里学到了太多太多。
我的一个邻居二奶奶看见我回去就连忙告诉我:孩子,你妈妈真是个好样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忍耐的人呢!听到夸奖我妈我是既高兴又心疼。妈妈总是高兴的告诉我,我把这些怨气都给天主了。
融于生命幸福的源泉;面对“死”,使跟随他的人,当做为对上主虔敬的孩子归于上主永恒慈怀的时候,使灰以外曾经的纯洁严肃的生活在主内获得永存的生命意义。唯有生命才能讲述生命。
另一方面,我现在的爱心也和奉教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奉教后,我对父母、妻子孩子更是充满了爱心。我以前几乎不管家务,现在,只要我在家吃饭,刷锅洗碗的事必由我包了,并尽可能地做些买粮、换液化汽罐等力气活。
当代文人余杰曾在他的《铁磨铁》一书中谈到,菲律宾的贫民窟里,年轻的母亲们由于没有钱带孩子去远处的医疗所,只能“唱着儿歌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怀里死去。”
其兄嫂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学,高中,初中都有,一年少说也要一万多元。为了支撑家里,兄长不得不出外打工,而照顾老人、田间耕作就落到了其嫂一人肩上。
耶稣在二子的比喻中也解释过,当父亲分别向两位儿子说:「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工作罢!」第一个回答说:「『主,我去。』但他并没有去。」第二个却回应说:「『我不愿意。』但后来悔悟过来,而又去了。」
张父对于孩子决定去做神父,也没感到太意外,因为他知道张义雄虽然看上去嘻嘻哈哈的,其实是一个很认真、很严肃的人。多年以后,我应邀参加张义雄的祝圣神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