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怨说向外邦人传教事业不是教会的重点,只是部分勇敢的传教士的事。而曼纳神父所要的是让向外邦人传教事业变成整个教会的紧迫使命,首当其冲的便是主教和司铎。
一方面,传教世界中有观点认为应集中宣讲福音、行圣事;教会圣召和本地司铎的培育问题可以稍后另做考虑。
2004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脾气不好,控制力差,好冲动。
当然我也看到一些我不懂,也不太认同的事,如有人向我介绍一位修女,她穿着花衣裙、带着手环、留着烫过的长发、穿着高跟鞋,除了脸没化妆外,十足是个标准的现代都会的时髦女性。
经过领洗(圣洗圣事),每一个基督徒都蒙召成圣,这是我们本为一体的标记,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圣召,但是,每一个人的形式是不同的。4.什么是神父、修士、修女的圣召?
这种修好的基础是教会本身的性质,因为『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这就是说教会是人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梵二《万民之光教义宪章》,1号)。」
我们是否在尊重原有弥撒圣事礼仪的基础上,把赞美歌唱、祈祷见证融入到弥撒圣祭中,让弥撒圣祭变得轻松愉快而不再死气沉沉呢?
在与一位神父的接触中,发现他天天穿黑衬衣,戴罗马领(同样的几套服装轮换),当时正值酷暑,神父除了负责本堂工作,还要往返二三百里路程去另一个教堂服务(那里的本堂神父病重住院),工作量已经明显超负荷(一天几台弥撒以及各种圣事)
这样的事在今天并非鲜见,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令国人愤慨之余亦羞愧难当。那18个视而不见、默然而去的路人就是你和我,是我们这个日渐冷漠的社会的缩影。
(15.1)「正因为人类的将来维系于家庭,我认为教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推动家庭的价值、维护家庭的需要,且这是件刻不容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