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若21:15-17”及“宗1-12”,我们清楚看见主耶稣并没因伯多禄三次背主而撤回祂所赐给他的职权,他照样是且继续是教会的元首哩。
上中学时,一年的复活节,一位老修女给我代了洗,圣名若瑟。至今仍记得圣水流到嘴里的咸味,但不知为何,从她们对待五伤圣水的态度,让我有一种不明觉厉的肃然起敬。就这样正式成为了天主的孩子。
嫉妒反感的家乡人只看到了自以为熟悉的若瑟的儿子,木匠耶稣,而忽视了他的精神;只以过去的成见看人,而无视在自己面前的新人——天主子的形象!
最后他让耶稣签字、画押……然而当圣母临近分娩时,圣若瑟去找旅馆居住,而旅馆的主人却因为他们穿着寒酸的衣服,高傲地将大门紧紧地关上了。于是耶稣一出世就以襁褓裹身躺在白冷山洞的马槽里。
罗兰女士是剑桥大学博士,那时研究的主题为21世界的神学与文化概念之间的关系,她在研究中提及到若瑟‧拉青格。
耶稣的同乡疑惑地问:“这不是若瑟的儿子吗?”同乡们都认识祂的家庭、祂的背景、祂的教育程度;但这些因素,与耶稣的讲道、所宣讲的新事物并不相符。
玛利亚和若瑟来到白冷,因为他们是穷人,没有人看得起他们,眼瞅着圣母就要生产了,却没有落脚的地方。最后,这个世界的救主诞生在了马槽里,降生在那些被人轻视的穷人中间。
路加修女还在纳匝肋成立了一个义工接待处,随后建立了圣若瑟义工之家。如今,有超过500名义工与纳匝肋修女会建立了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路加修女鼓舞人心的领导能力。
那天和我一起领受铎职的还有我的同班同学河北籍的庞若瑟修士。1990年12月份我进入修道院,1998年8月毕业,经过将近两年的实习后,2000年的7月10号早上,由修士“变成”了神父。
平时堂里没有神父,总堂的3位神父要负责方圆数公里6个堂口的牧灵事务;若神父来做弥撒,钟则连敲两遍以告知。悠扬的钟声在幽静的村庄上空回响,教友们停百工,云集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