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罗马堂区儿童道理班的幼童和福利尼奥童军的青年负责撰写默想祷词,罗马两所家庭之家的孩童绘制了苦路十四处的图画。(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今年公拜苦路活动的默想,托付给儿童和青少年来撰写。
在纳卢科隆戈爱德之家我亲手触摸了爱德的见证,我也看到有许多团体和善会在为穷人、残疾人和病人服务。
梵蒂冈城(信仰通讯社)—“我希望二O一九年十月庆祝《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纪念应首先成为祈祷的契机、见证无数传教圣人和殉道者的契机;圣经学和神学方面的反思,以及传教要理和传教爱德,要为福传做贡献,首先是教会的福传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曾说过:‘基督的门徒明认,若没有基督就没有光,没有希望和爱,也就没有前程。
愚人只会信口开河;明智人的话,都是经过权衡思量的。(德21:28)在慎言方面大圣若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圣经中找不到圣若瑟说的一句话,但他被称为义人,就是诸德全备的人。
纯朴的民风彰显了天主的爱。教友们遇有起房盖屋,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主动互相帮助,奉献爱心。在前屯村我看到教友刘国恒盖新房子,每天都有三、四十人来帮忙,他们都不挣工钱。
庆典当天,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周至教区吴钦敬主教、渭南教同长平主教、榆林教区扬晓亭主教、平凉教区韩继德主教、安康教区王晓勋主教、汉中教区代表胥永宏神父莅临庆典,以示祝贺。
卫匡国,字济泰,原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Martinius),明清之际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是一位颇具国际影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
伽利略(1564—1642)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及数学家,在历史上曾被反对教会者多次引用来攻击教会训导当局。他于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年轻时曾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隐修院接受教育。
这部《列传》中文体的主要译者是先兄梅乘骐司铎耶稣会士,他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1972年10月,中意两国建交后,当时的意大利总理要来中国访问,并提出要去杭州探望于1643年来华传教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卫匡国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