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端奥迹都用以下方式阐述:宣讲主题,诵念十遍万福玛利亚,之后便要求默想,称为献,献反应的是耶稣受难,玛利亚受难和我们罪的事实;接着是求。这本书通过献与求和图像大大地帮助了人们认识耶稣。
然而,老教友们继续沿袭教会的固有传统,定期或经常办告解,每主日在等候办告解的队伍里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弥撒礼成还没有告完罪,有些告罪的时间过长,对罪的概念一辈子也没弄清楚,絮絮叨叨,陈谷子,烂芝麻,婆媳拌嘴
还会发现,其实即使是基督徒,也可能会跌倒在毒品的魅力之下,比如曾以反串秀走红的艺人大炳,与毒品有着四进四出的复杂纠葛;而欧美乐坛流行音乐王子贾斯汀·比伯,尽管曾告白我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的罪而死
而在瘫子痊癒的事迹中,耶稣更进一步,祂不仅治癒疾病,还赦免病人的罪。教宗说:在那里有些人心灵封闭,在一定程度上认可耶稣,视祂为一位治癒者。但赦罪可不是小事!祂越界了!
救主耶稣在身悬十字架的临终七言中,曾从内心深处向众人呼喊说我渴(若19:28),其中的奥义非常广泛,不仅是因为他在经受剧苦剧难、倾尽血和水(若19:34)后的实际焦渴,更是因为他联想到人类在他付出无穷大爱
(玛5:43-45)从提升道德的幅度来看,爱仇的观念应是人类的重要品德,使人不断成熟的表现。拉·封丹说:“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此刻,恋童癖事件被用来攻击教会,在这之前,曾有过以现代化主义来攻击教宗庇护十世,以后,教宗庇护十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态度被攻击,再就是教宗保禄六世因为颁发保护生命的“人类生命”通谕而受攻击。
教宗说:耶稣受洗,表现了谦逊和与人一致,他为了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而愿意接受一切,他也真的与罪人们一起排队。没有罪的他却接受罪人的待遇,为了肩负全人类的罪过。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指出,若想获得天主的宽恕,必须身体力行《天主经》的教导:也就是要诚心痛悔己罪,明白天主始终宽恕人;我们也要怀着同样的宽大胸襟宽恕别人。
他们因为尚未除去罪的玷污(小罪),或为了生前未做的补赎,或因没有充分悔罪的心情,暂时还不能接近至圣的天主。他们应先炼净自己的罪污,才能与至圣的天主合一。这些需被净化的亡者灵魂,就是“炼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