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这样理解,在比喻中工人不只是人,尤其是天主,他一直出去,不厌其烦,整天不知劳累。
这样我回到比喻:君王——经文说——“他派遣他的仆人叫被请者来参加婚宴,但这些人不愿意来”(3节)。这就是历史的戏剧性之处:对天主说“不”。但为什么人们拒绝他的邀请呢?也许这是一次鸿门宴?
那园子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既美丽又有用:“他使土地生长各种美丽的树木,出产好吃的果子”(创2:9)由于人和土地彼此依赖——人需要土地生产的食物,土地需要人的照顾——所以两者都共同得到利益。
人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就看你怎么去改变;人的善念是可以唤醒的,就看你怎么去唤醒。任何人心里,其实都有一根善良的弦,这根弦,只有爱心才能拨得动它。
当犹太人的领袖质问耶稣,是基于从何而来的权柄驱逐圣殿的商人时,耶稣的回答是:"若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
说话粗鲁、带脏字,对人不友善,圣堂内不懂礼让、占位、喧哗、乱吐痰、丢纸屑,领圣体蜂拥而上;发放小礼物你争我抢;遇见神职人员、老人没有礼貌;对教外朋友亦或主内弟兄态度冷淡;婚丧嫁娶刻意起事……信仰和行为严重脱节
我的心被吓得怦怦乱跳,一些场景马上进入了我的脑海,比如:人已经冻死了;或者人被摔的满脸是血等等。我恐怖地望着爱人,他却一脸的镇静和真诚,他说:“快帮我找床被子吧!”
“你们度这种生活的热忱来自发现基督之美,发现基督爱人、与人会晤、治愈疾病、以及使人幸福和安慰人的独特方式。
外面站着三个人,只听其中一人说“真危险,再晚几秒钟,人就完了。”我一听便问:“是你们把文芬送来的?”那人答到:“是。”我说:“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例】:法利塞人的“有外表无实际”(谷7等);门徒争大(谷10);富翁漠视拉匝禄(穷人)的需要(路16);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反复无常(民长纪);达味王强占人妻(撒下11)……三、“应”许 主给我们应许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