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微博的时候,也注重于反省一个活信德的生活。信德年结束了,有一个问号在我心中: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生活从原来的忙忙碌碌,变得悠闲无聊。从此生命失去了支点,仿佛这个世界把我抛弃,我终日活在对往日的追忆中,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开始变得消沉、迷惘、不愿出门、不愿和别人说话,终日将自己封闭在家中。
这份关系越是生活出来,加以深化和丰富起来的话,那么人就越能实现他的真正人格。让我们以亚巴郎为例子。
在叙述这神迹后,耶稣宣告,“我是生命的食粮;”(若6:33,48)“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
教宗由此谈论圣神在基督徒生活中的临在,指出今日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也就是相信耶稣却不认识圣神。教宗表示,很多人说自己在教理中学到圣神是天主圣三中的一位,但除此以外他们就对圣神一无所知了。
按天主教的信仰,人既有肉身,更有灵魂,而有形的食物只能益于肉体,但比肉体更贵重的灵魂却需要天主的恩宠来滋养,恰如耶稣在击败让石头变成饼的魔诱之后所说的:人生活不只靠饼,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玛4:
我们在这些十字架上看到耶稣,知道若没有社会正义,就不会有修和;若无正义,就无法过合乎尊严的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每个人和每个民族都需要并应当拥有这种生活,即在和平中分享这个世界。
使命带来双向的责任,即包括代父母对于代子女信仰生活的帮助,也包含着代子女对于代父母的尊重与信仰指导上的服从。
它是“公共祈祷”,因为这祈祷的内容包括了上主所钟爱的整个人类(《礼仪宪章》53),正如弟前2:1-6所说,要为众人的得救而祈祷和谢恩,为叫我们能以全心的虔敬和端庄,度宁静平安的生活;然而最重要的,“信友祷文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人圣善地存在着。”卡尔·拉内(KarlRahner,1904-1984)是耶稣会神父,20世纪杰出的神学家。他的生活看起来不是教书就是写作,好像很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