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该亚在米六1-7中强烈的呼吁正义与和平,其中的部分形成了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主题。他将正义与和平放在上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史中,但是坚持这段历史也必须要求坚强有力的道德基准。
因此,领洗后,我们仍要接受教区机构或堂区所提供的延续培育,以及一生不断读经和祈祷,务使自己日益肖似基督,成为信仰更有力的见证人。第二个素质是分享及共融(Koinonia)。
教宗在致美国人民的录像讯息中指出:“今天的世界比过去任何时代更需要希望:和平的希望,正义的希望,自由的希望。但如果不顺从天主的法律,这种种希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次,圣堂又象征天上的耶路撒冷(和平之城)——光荣的天乡。圣堂奉献日弥撒经文第二式特别强调这个主题。
教宗释放出一种希望、和平与修和的讯息,以此来替代热战或冷战。
我们向圣神求赐神圣七恩(祂的仁慈永远常存)一切福乐的泉源,甜蜜无比的安慰(祂的仁慈永远常存)我们从祂那里获得安慰,我们也给予安慰(祂的仁慈永远常存)爱能保持希望并承受一切(祂的仁慈永远常存)4.我们向一切和平的天主求赐和平
我们都因周遭毫不需要却无休止的战争而深感疲惫,如果我们祈祷的目标是和平,则它将是我们所有期盼中最崇高的目标他说道。
’假使有一个国王,领着一支一万人的队伍,要去跟另外拥有两万军队的国王打仗,他一定先坐下来估量自己的实力,看看能不能对抗敌军;如果不能,他就趁着敌军还在远方的时候,派遣使者去跟对方谈和平的条件
教宗并将我们的世界寻求和平的困难﹐和家庭、青年以不安担忧的心看待未来的问题托付给天主之母。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重申:「若没有天主﹐人将陷于个人自私胜过友爱﹐物质胜过道德﹐所有胜过所是的困境。」
基督徒祈祷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为个人:求平安、健康、恩宠、求天主保佑并宽免罪过、赞美天主、谢恩、克除私欲;为他人:罪人回头、天主宽恕某人罪过;为宗教:圣教广扬;为人类:世界和平、全人类和平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