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并不涵盖教会的全部行动,因为人在走进礼仪之前,首先应为信德及悔改蒙召叫:因为,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
天主愿意与我们建立生命的关系,我们蒙召予以回应。与青年的对话结束后,教宗主持了圣道礼仪,并做了礼仪讲道。在当天选读的《格林多前书》中,圣保禄宗徒勉励信众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十31)。
下午的祈祷服务生活工作坊中,有修女们的圣召交流,修女们所做的教会的工艺美术展览,以及建设修会、建树基督、见证信仰的分享,探索自己的将来,以及修会的将来。
法利塞人将信仰作为物件来经营,耶稣则召叫我们跟随祂,走祂的道路,而非我们的道路。教宗方济各的言词有时不讨人欢喜,聼起来让人觉得生硬,却总是激励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教宗说,基督信仰的本质乃是爱德。
大会倡导友爱共融的团体生活是天国临现人间的标记;是修会生活的最大特征;是促进修女稳妥完成圣召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是修会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牧羊人还是三位东方贤士,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是借着内心的渴望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出事物与信仰的价值所在,他们回应了天主用不同的方式所做的同一召叫。
这个素有“圣召摇篮”、世代信奉天主的教友聚居村有着近四百年的奉教历史,出过三位主教、二十一位神父、一百多位修女、贞女,现有教友一千多名,罗马式新圣堂总长52.94米,宽19.4米,圆顶高46.1米,圣堂前有广场喷泉
有一天中午孙子召呼他午餐时,发现他在椅中熟睡,继而,才知他灵魂已归天乡,真正是“无疾而终”,没有给子孙们添一点麻烦。
无论是家庭的母亲、在劳动和社会机构中的中间力量;还是借助善度守贞、神贫和服从而蒙受特殊召叫追随上主,女性在创造健康人类中发挥着不可剥夺的作用”。
这个意念在先知们被召的片段中,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