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一位婆婆常常劝她没有信仰的儿媳的信教,劝的次数多了,儿媳开口问:娘!
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领奖台上,许多伟大的人物曾发表激情澎湃、高屋建瓴的演说,德肋撒修女却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曾与一个有着八个孩子的印度家庭有过一段最不平凡的经历。
三、珍惜生命善度有限的时光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死亡具有必然性,人人皆有一死,每个人都应善度自己的人生。死亡与基督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基督徒而言,死亡使他完全进入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的逾越奥迹中。
颠簸的路段,驱车几个小时终于再次来到了我弟兄所在的堂区。上一次出其不意的造访,他向我苦诉了很多:贫穷的山村、零散的教友、陌生的环境,根本配不上一位新神父的理想。每天十几个教友望弥撒足以打击他年轻的心。
他们总觉得人人不顺他们的心,不合他们的意。他们觉得别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可厌恶的。他们看什么人都不好。他们觉得只有他们的人生是标准的人生,赶不上他们的便是不够资格。他们不怕人的攻击和反对。
限号离婚的规定好像不是什么新闻,这样的做法,与几年前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推出的预约离婚异曲同工,出发点是善意的,其实也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良苦用心。
唯有一颗与自己相似、相称,爱自己、使自己不再孤独和不再感到无依无靠的心,才能使人获得内在的幸福。因此,上主对祂所造的锺爱的人怀有这样的梦想:祂想看到人在男女的爱情中结合,幸福地同行,慷慨地彼此奉献。
耶稣用坚忍回应祂所受的苦难。虽然坚忍不被认为是传统的德行,但它是如此重要。它以忍受的态度对待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忍耐(patience)和苦难(passion)有同样的词根并非巧合。
在国外这长达12年的日日夜夜中,我每天所面对的是来自各国不同语言的同事、忙碌和压力沉重的捕捞工作,还有茫茫的大海。
耶稣所说的神贫精神,就是为了让人能够摆脱物欲的羁绊,让人在享用万物的同时,却不被其捆绑、钳制而丧失内心的自由与超越,丝毫也不存在占有或贪恋的心思意念,如此方能按照天主的既定方针处世为人修养品德攀登圣德高峰而不被眼前的财富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