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祂所有的传教生涯中,耶稣以先知的形象出现,但祂与洗者若翰截然不同:当若翰以他的禁欲主义被人铭记——他吃他在沙漠中所找到的东西——而耶稣则是我们经常在聚餐时看见的救世主。
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而是为叫世界藉着他而获救(若3:16-17)。天主对约纳的派遣,何尝不是祂对约纳和尼尼微人的深厚的大爱!
教宗继续表示:“若我们谦卑地迎接耶稣进入我们生命的小船,为祂腾出空间,聆听祂的圣言,并让圣言来质询、震撼及改变我们,我们的信仰生活就开始了。”
教宗引用圣若望保禄二世在1986年访问新加坡时说过的话,进一步表示,这爱的特点是“极尊重所有人,不论他们的种族、信仰或任何使他们与我们不同的事物”。
(若13:34)圣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书2:14-15也说,主基督借着祂的圣血把我们都结合起来。那么,谁又能说,我们亲眼看到,甚至是亲身经历到的分裂,是正常的呢?
这是前任教宗真福若望二十三留给教会的遗产。
圣经上说: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主,和你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若17:3)。
教宗在他的首篇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指出,若没有友爱,就无法建设公正社会及稳固持久的和平。他呼吁制造暴力和死亡的人放弃武力途径,并且谴责贪污行为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我当时就有个感想:如果没有教会的存在,她可能已经饿死家中或在大街上乞讨,若没有教友的关心,她可能会孤独地死去,连她相依为命的两个儿子都会饿死。她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同去的教友告诉她是神父来看望她了。
见到那么多人生活上如此匮乏、挨饿受冻,圣若望的话听来像是响亮的斥责:「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若壹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