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普世传教节文告》)换言之,我们的福传热情只能来自我们在主内的生活,来自我们对天主的爱的体会,来自这爱对我们的触动。
强调普世教会的意义,就是因为基督信仰对全人类共同理想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的投入到宣传福音中去。
其次,领坚振者也需要清楚地意识到他属于基督的教会,他属于普世的教会,也属于他的本堂,他应积极的参与教会的礼仪和活动。(教理1309)坚振圣事是善人的圣事,在领受之前需要处于恩宠状态,灵魂上没有大罪。
1951年9月13日,至广东中山县石岐孙文中路52号天主堂普灵小学教国语。9月23日,曾在澳门给在菲律宾修道的本村王顺元、张景贤、永昌、庆余四位修生去信,报告家中情况,并勉励之。
这是一项普世性的法规,需在整个天主教会内实行。
天主救众人的恩宠(铎二11),今夜笼罩著普世。那么,这份恩宠是什么呢?它是天主圣爱,这份爱能改变生命、更新历史、驱散邪恶,注入和平与喜乐。今晚,天主的圣爱向我们显示出来:祂就是耶稣。
如果没有教会,天主的救恩将无法临于普世。疫情当前,教会唯有拿出“光和盐”的精神,安一方心,定一方民。何为福传?这就是福传。心有所依,自然平安。有平安,方才可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宗教。
我上次看见米勒,是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德斯普兰斯(DesPlaines)的加尔默罗隐修院。她坐在铁栏内,穿着棕色长袍和黑色头巾,再没有时尚的衣服和发型。
安德烈修女常聆听梵蒂冈广播,收听普世教会的新闻及信息。在她115岁生日时,她收到了教宗方济各的一封亲笔祝贺信及其亲手祝福过的念珠。
《玛窦福音》首尾相应的史笔,便将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的主题,向普世传布这喜讯。「厄玛奴耳–天主与你们天天在一起」不是一句虚话。是福音的中心。是「道成人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