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静中,李主教采用集体引导和个人灵修谈话来指导参与避静者,使神父、修女都能在轻松愉悦中反省并回应天主的呼召,在不知不觉中积蓄了来自圣神的力量,回到各自的堂区及工作岗位上散发光与热。
由于亚伯尔将“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且是首生的羊”奉献给天主,因此“上主惠顾了亚伯尔和他的祭品”(创4:4)。奉献的祭品是奉献者的象征,“上主难道真要吃牛肉?或者喝羊血?”
许多教友进堂庄严肃穆,恭恭敬敬地祈祷,和天主说话,向天主倾诉自己的心愿和感激之情,求天主赏给自己悔罪之恩,给周围的人以热情的微笑,友好的表示,立下了热心敬主爱人的好榜样。
访问依撒伯尔时,一曲“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成为教会每天的晚祷歌声,玛利亚诚是祈祷的教会之预像。另一方面,唱歌的玛利亚令人想起旧约中梅瑟的姊姊米黎盎,两个同名女性都会唱歌。
一、经文背景简介厄则克耳先知是主前6世纪的先知,活跃于以色列被掳到巴比伦时期。他本身是司祭出身,被掳后在巴比伦继续传达上主的启示。
慢慢地我和爱人知道把苦难献给天主,苦难成了我们克己赎罪的机会,于是我们也就安心接受主所给与我们的一切。
祭台后红色帷幕上“让爱走动,让赞美飞扬”的大字赫然显耀,恰似钢琴上突然跳动的音符,奏响了爱的旋律。
(参路1:68),正如匝加利亚在他的“赞主曲”中所言。
我们都是亚巴郎的子女,所以在某种方式上我们有共同的根基,它使我们向同一的‘至高者、全能和美善的上主’祈祷”。巴顿神父接著表示,“我们在祈祷中选择诵念《天主经》,祈祷结尾是呼求天主‘救我们免于凶恶’。
上主这样说:‘你们应当持守公道,履行正义,因为我的救恩就要来到,我的正义就要出现。’(依56:1)主耶稣的降生成人,来到世界不正是人类和世界等待已久的救恩与正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