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在夏志诚主教所领导的「献身生活年」专责小组的策划及推动下,教区全体确实提高了为圣召祈祷的意识,也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接触。对他们的努力,我深表谢意。
而且对于修德行善常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及紧迫感,在服从主命积极为善之前常有君命召,不俟驾而行,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豪迈气概。
《新生命的开始》则取自圣经撒玛黎亚妇人在井边遇到耶稣被召叫的事实――把圣经通过歌曲演绎,我想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福传方式吧?
因为要等待,等待主人的到来,也就是等待死亡,等待天主对我们的召叫。
你要躲避这些事;但要追求正义、虔敬、信德、爱德、坚忍和良善,要奋力打这场有关信仰的好仗,要争取永生:你正是为此而蒙召,并为此在许多证人前宣示了你那美好的誓言(弟前6:11-12)。
圣言会的谈雷涛神父对天亚社说,当初构思把圣福若瑟神父的故事搬上舞台,是因为受着他往中国传教的心火所感动,当中反映出圣人的爱德,故希望香港人能认识他的传教事蹟,籍此把这份爱德和传教心火传开去,推动福传与圣召。
礼仪并不涵盖教会的全部行动,因为人在走进礼仪之前,首先应为信德及悔改蒙召叫:因为,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
天主愿意与我们建立生命的关系,我们蒙召予以回应。与青年的对话结束后,教宗主持了圣道礼仪,并做了礼仪讲道。在当天选读的《格林多前书》中,圣保禄宗徒勉励信众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十31)。
下午的祈祷服务生活工作坊中,有修女们的圣召交流,修女们所做的教会的工艺美术展览,以及建设修会、建树基督、见证信仰的分享,探索自己的将来,以及修会的将来。
法利塞人将信仰作为物件来经营,耶稣则召叫我们跟随祂,走祂的道路,而非我们的道路。教宗方济各的言词有时不讨人欢喜,聼起来让人觉得生硬,却总是激励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教宗说,基督信仰的本质乃是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