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神秘经验,即与天主的密切结合;另一个是照顾病人,为近人服务,尤其为最有需要和被遗弃的人服务。
世人的常理往往是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玛5:43)。这种生活态度让自己充满怀恨。怀恨之心对他人其实没有丝毫损害,却使自己身心受到伤害。
不但爱你的亲人近人,而且还要爱你的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也照样待别人。人人都彼此相亲相爱,社会还能不和谐吗?
雅各伯宗徒说:只有一位是立法者和审判者,就是那能拯救人,也能消灭人的天主;然而你是谁,竟敢判断近人?(雅4:12)事实上,连基督来,都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是为拯救世界。
因此,最稳当的道路,就是重新找回基督爱德和友爱分享的意义,就是呵护我们近人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创伤。怜悯痛苦和激发希望的关怀,是获享那为我们准备的天国的前提条件。施行仁爱者不惧怕死亡。
领受恩典的人并非因为他比别人更能干或有功劳:神恩是天主赐予他的礼物,为使他以同样的慷慨和同样的爱,用这礼物为整个团体服务,促进众人利益,以更加贴近人的话说:天主将这种资质、这种神恩赐予某人,不是为了这人本身
经上清楚的警醒我们:弟兄们不要彼此诋毁,诋毁弟兄判断自己弟兄的,就是诋毁法律,判断法律,若是你判断法律,你便不是守法者,而是审判者,只有一位立法者和审判者,就是那拯救人也能消灭人的天主,然而你是谁,你竟敢判断近人
他的伤患必须得到医治,然后再谈其余的一切……教会的司铎必须是仁慈的,对人负责,陪伴人,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洗净他的近人,减轻他的痛苦。这是纯正的福音。
慈悲总是要面对他人,总是要在待人接物、相互交往中连续兑现,把自己从基督圣训及他生活过的慈善怜悯救助等博爱精神,全部表现在朝夕相处者的近人身上。
我们若能回归於重视那些微小、普通和平凡的事情,回归於重视每天遇到的种种小事,我们就有能力爱他人,如同天主那样爱他们,希望他们得到益处,成为圣洁之人、天主的朋友;我们就会感到欣喜,因为我们能够成为贫困和卑微者的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