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和战争只能带来死亡,谈论死亡!暴力和战争具有死亡的语言!教宗于是问道:是否有可能在和平的道路上行走?我们能否走出这痛苦与死亡的漩涡?我们能否再次学会踏上和平的道路?
其实在每年的11月,我们无论庆祝诸圣节,还是追思已亡瞻礼,主题均与死亡和永生及救助炼灵有关……——(摘自2022年11月的文章,“善度炼灵月,救助炼灵,也效法玛尔定照顾隐藏在弱小者身上的主!”)
在今年的这个重要瞻礼,我们来默想死亡与圣母的升天。人生所有的一切害怕,追根究底,都是源出于怕死。人们所有的恐惧,追本溯源,都是从怕死来的。或许有人会说,呼吁我们不要怕死,那么呼吁的人会不会更怕死呢?
我在这里更想分享天主在我身上所施予的仁慈、怜悯与宽恕。结婚以后,由于年轻、贪玩,不懂主的道理,也不想履行作母亲的责任,只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曾经两次堕胎。
教宗在解释福音的讲词中敦促众人,为了迎接世界的救主,我们要放下无用的东西,不要不断地抱怨,而是保持一颗警醒的心,也就是说,要渴望上主,时刻醒悟并准备好迎接祂,迫不及待地与祂相遇。
这是教宗方济各10月31日在梵蒂冈接见圣座传播部全体职员时作出的表示,他阐述了“良好传播者的形象”是坚持真理与正义并随时准备传播福音的人。
教宗方济各8月8日透过阿根廷坎波加约(CampoGallo)小城的加尔默罗圣母堂区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与当地信友进行了交谈。
是天主按自己肖像所创造的那个没有死亡、痛苦、疾病、仇怨的完满生命。然而罪的介入却让人失落这样的生命,死亡随即进入人类历史,因为罪恶的薪俸是死亡(罗6:23)。
教区牧灵委员会表示,举行此次活动,就是为让那些步入社会的团队成员们,时时刻刻都记得这个家,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更是为强化团队的使命,给予成员们团队的归属感及存在感,时刻意识团队的成长永远都有我们的责任。
曾有一首歌词是这样的:天上的飞鸟有巢,主耶稣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因为他连放枕头的地方都没有,但在伯达尼的友谊中,有他旅程歇脚的地方,在那里他能够找到平安和爱,在这个家,没有人嘲笑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