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生来却有超越这种有限,而走向完美走向永恒的渴望,于是向往永恒生命便成为人生的向往。基督的来临便让人生的向往,变成了现实可行的途径。
圣人就是要求我们在世上不断地去反省、去努力、去拼搏,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去接近完美,相似耶稣基督。
圣人就是要求我们在世上不断地去反省、去努力、去拼搏,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完美,相似耶稣基督。
更为毒辣的是,撒旦企图让耶稣永远沉湎于人世间的物质世界,并从此退出人的心灵主宰,让肉身永远统治灵魂而沦为永死,使天国寂寞,让地狱不空。但耶稣基督永远不会忘记仁慈的天主父对他救世的重托,去与魔共舞。
如今,袁神父走了,大家如同失去了一位良师挚友,难舍之情确实是不可大避免的,可我们还要知道,神父虽然走了,耶稣还在;神父的身体走了,他的精神还在,他的教导还在,继续我们的信仰生活、更努力做好我们的福传工作
(罗14:17)因此,完美和完整的义德仍是在历史之上希望达成的目标。(迦5:5)基督徒的义德要求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相符合,也要与基督的救恩工程中流溢出的圣神中的新生命相符合。
可是教宗也指出:谦逊是不时髦的德行修养,因为今天的人把谦逊当作放弃、当作败北的行为。
如果我们的教育、社会的价值观乃至评断人的标准,都不断地强调名次、位阶与年收入,扣掉有幸能够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剩下的芸芸众生如何平衡人生本来就会有的不完美?如何接受饼干发到你时刚好没了?
“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言27:1)。而且,在玛窦福音中耶稣清楚地教导我们:“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34)。
(玛十八19-20)教宗表示这种祈祷显示基督徒团体的合一性与团结,反映天主圣三「爱的完美共融」。他说:我们要在整个基督徒团体内部的同心合意中修德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