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好似对方的糖,相互陪伴,用最日常的最细微的行动在主内演绎了一段经典的爱情,无论健康疾病,贫穷富贵,永远不离不弃。
他解释道,成为活出感恩圣事的人意味着让上主在我们的行动中施展作为,即让祂的心思意念,祂的选择成为我们仿效的依据。做耶稣所做的事,这就是基督徒的圣德。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德是寻找情感和行动既不过分又非不及的中道之品质。他认为美德跟道德不一样,美德是静止的,主张有两种美德,一种是理智的美德,既知德;另一种是更重要的,是道德的美德,即德性。
耶稣取了人性,为的是让因罪而内心又聋又哑的人能聆听天主的声音,就是那向他心中说话的爱的声音,希望人也学习说爱的言语,将这言语化为慷慨和奉献自己的行动。
相反地,成长则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行动。教宗由此指明成长的两个记号:自由与服从。教宗敦促在求学的耶稣会士成为自由的人,在差异中团结一心,奋力摆脱自我中心的态度。在这方面,祈祷是不可或缺的。
声明表示,自由是每个人的一项权利:每个人都享有信仰、言论、表达和行动的自由。宗教、肤色、性别、种族和语言的多元性和差异是神的智慧的旨意。因此,强迫别人归属某个宗教或某种文化的行为当受谴责。
他会像古代先知那样,用激烈的言词和行动谴责那种拒绝服从天主的行为,特别是那个被设置来了解天主法律要求的宗教机构的所作所为(参阅谷11:15-17;9:42;玛23)。
这些最弱者就是教宗在上星期天在三钟经讲话中所提到的,那些无法自我行动、完全依赖他人照顾的人”。隆巴迪神父最后说:“埃卢阿娜的死给我们留下一层她如何去世的悲哀阴影。
同时,这种精神上的贫困,完全为天主的托付和他的天国所激动,也是一种同世界贫苦人团结一致的动力,也是在历史上能创造新的价值标准和为服务别人和代替别人的一种新的自愿行动。
为此,宽恕不仅是不理睬和努力去忘记,宽恕肯定更是实际的行动。罪过必须要努力去避免它,治愈它,从而去战胜它。宽恕要求一种价值——首先是从宽恕者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