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梵二大公会议既正确地强调以礼仪为中心,因此玫瑰经的重要性自然随之减少。
拉辛格强调:“当然,对于圣体奥迹不能再增加什么。可是我们要问:圣体圣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一奥迹?团体不能因着自己而产生圣体圣事。可以说主没有从集会的内部产生圣体圣事。
除了恢复教廷部门的正常运作之外,他为自己的牧职盖上牧灵的印记,强调牧灵是主教的本性,也是罗马主教的本性。他深信,直接关注教区是教宗牧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访问教区、医院和监狱,频繁地与信徒接触。
这是第一个成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后第一位非意大利籍教宗,仅此一点,他的当选就让梵二所强调的天主教会的普世大公性彰显了出来。
他强调:当今世界因消费主义和令人窒息的千姿百态所造成的巨大危险,是来自安于舒适及贪得无厌、病态般地追求肤浅知识、自我封闭的个人主义忧愁。因此,人类极需要汲取基督带来的救恩。
从神学的层面来看,加尔文传统中的L原则(DoctrineofLimitedAtonement),强调的是极少数蒙福的人有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去维护真理,制定秩序,并在尘世间无条件地持守上主的诫命,因为十字架上的恩典首先降福到这些特殊蒙拣选的圣徒身上
同时他还强调:为教会做事情一定要有信心、爱心和耐心。‘爱’在里边非常重要。
不过,我对天主始终是开放的,就像格林神父所说的祈祷是我们心神对天主的开放,不单用头脑,亦包括心灵;不单是理解,亦强调个人的情感、情绪及意志。
传统道理强调天主有善必赏,有恶必罚,是因为没有把天主当父亲来看待,而是当成人世间的君王了。
现代的社会很难接受这一切,因为现代强调权势的重要性。但耶稣走的却是一条自我贬抑、不要面子、不要自尊、不要舒服、不要公道、放弃身份的苦路。原来十字架的道理,为丧亡的人是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