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诞节普天同庆的⽇⼦⾥,我们可以留意、关注身边的⼈:我们认识的孤独的年长者,病⼈,穷苦的⼈,需要安慰的⼈,给他们⼀点陪伴、服务、⼀个善意问候。
仁爱一方面是以家庭体系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如父慈子孝之爱、兄爱弟敬之爱等;另一方面是指以社会体系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如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
而当我们准备好走出自我的世界,与他人分享,为他人付出时,才能真正地幸福快乐。
相反,“往训万民”的使命邀请我们去跟他人分享基督,并像祂一样为了世人而甘愿受苦、受穷、受欺、受难、受死,然后分享祂的复活和升天。
就如心理学上所讲,分享可以治愈自己,也可以治愈他人、影响他人。
但是无数事实证明,心地善良都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是高贵贫贱,如果你一心利益他人,即使不求回报,回报也会突如其来地与你相撞。
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讲道者,能鼓舞他人以更大的热忱履行各自的福传使命。他的生命与见证深深感动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与此同时,《圣经》也告诉我们,复活并不是属于耶稣的专利,而是在他尚未受难、钉死和复活之前,他就已经使其他人从死者中复活了,而且每次复活死人时都有显著的特征。
为了个人利益,你们在圣殿里和教会内以权谋私,信口雌黄地解释着圣经,把你们的规矩凌驾于天主的诫命之上,而且还以此教唆和威胁他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留着你们有什么用?
流血的伤口是为了让我们更能体会他人的创痛,更贴近人心。正因为受苦,我们了解人的有限,便对天主多一份敬虔庄重,对生命多一份珍惜尊重。小苦小智慧,大苦大智慧,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受益丰盛的。